莫斯科的學習生活
伍盛中熱愛音樂,但他在大學時卻選修數學。他坦言對數學很有興趣,而且家人認為,如果只修音樂的話,怕會有生計問題。於是便選擇入讀數學系。他當時心裡想,如果將來仍想攻讀音樂的話,到外國可能是更好的選擇,而事實也如是。
他選擇到莫斯科讀音樂,這與以往所涉獵的音樂有關。「如果當年老師有系統地教導我,我可能會去歐洲。」可是,在一次偶然機會下,他第一次聽到了俄羅斯作曲家Alexander Scriabin的音樂。由從未聽過這名字,一聽鍾情,伍盛中很快就對Scriabin的音樂非常著迷,他不停尋找Scriabin的資料,知道他的作品分為不同時期,後期在音樂裡受到神秘主義思想的影響,並突破傳統創制出「四度疊加和絃」和聲語言。這種和絃結構、和聲色彩非常創新,不是第一時間能接受,但很快伍盛中也就完全接受、理解,並完全陶醉於其中了!俄羅斯19世紀末兩位舉足輕重的作曲家Scriabin和Rachmaninoff都是在莫斯科長大兩人是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一起學習的同窗(當然,還有其他很多作曲家、音樂家)!於是伍盛中決定去莫斯科,帶著朝聖的心態走進莫斯科音樂學院,尋找和吸收俄羅斯鋼琴音樂全盛時期的精神泉源。
伍盛中覺得俄羅斯是個表面強悍,而內心溫暖的民族。這些特徵反映在音樂之中。「試想想一個北方國家,長年在大風雪中,很少時間見到太陽。在這種地方產生的音樂,既深沉,又有很強的意志力。俄羅斯人雖然身處艱難環境,但他們內裡對生命的熱愛,我們仍可感受得到。」伍盛中深深感受到,俄羅斯的音樂都帶有一種溫暖善良、慈悲的精神力量,有如基督教的中心思想 – 博愛和寬恕。他強調,俄羅斯人外表冰冷,不苟言笑,但其實內心很善良、熱情,甚至比在表面彬彬有禮的一些西歐人或者東方人更可愛(笑)。
在莫斯科的學習令他眼界大開,很多事情引起他的興趣。在音樂學院裡除主修鋼琴外,也要學習哲學、心理學、俄羅斯文學等。他亦接觸到不同地方的歷史,主動去瞭解周邊的民族。這樣令他的知識比其他人更廣博。他指出,俄羅斯很多歌劇和音樂都與歷史有關:例如Borodin的歌劇「伊果王子」(Prince Igor),講述蒙古帝國時,古羅斯的小諸侯伊果王子反抗金帳汗國的統治,起義失敗被俘後到逃回祖國的心路歷程);Glinka的歌劇「沙皇的一生」(A Life for Tsar),但歌劇的名字譯錯了,應譯作「為沙皇奉獻的一生」,講述一位農民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救當時被波蘭軍隊追殺的新選沙皇。,兩個劇本皆為歷史事實,真有其人其事!所以一定要學習有關的歷史,才會理解、感受到俄羅斯音樂的美。
音樂、數學、神秘世界
伍盛中喜歡音樂,亦喜歡數學。而音樂與數學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伍盛中指出,中世紀時期的大學,是把音樂當成一門科學來研究。「古希臘時代,音樂是數學研究的一部份。而第一個研究者,就是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西元前580年~前500年)。」畢達哥拉斯發現了「畢氏定理」,而他的哲學是屬於神秘主義,研究內容包括數字、符號和抽象的東西。而「音樂」與「數學」這兩個科目,被畢氏放進「神秘主義」裡一同研究。畢氏提出的名言:「萬物皆數」,認為宇宙萬物都可以用數字去研究,包括音樂。
畢氏發現了弦線長度與音程的關係,也發現了音樂的和諧與數學有關。伍盛中坦言:「音樂絕對與建築有關,兩者都著重結構。所有音樂不能亂寫的,要有組織、有結構。音樂離不開數學規律,每一段樂句都有數學為基礎。例如樂曲的高潮位,就在黃金比例上,而黃金比例亦屬於數學範疇。」
簡單來說,西方人把音階分為七級音(do、re、mi、fa、so、la、si),再在這些音級編上號碼,就可以進行數學運算。一般和絃是「三度疊加」(do、mi、so, la、do、mi),而伍盛中最喜歡的作曲家Scriabin,卻放棄了傳統大小調式,而是用「四度疊加和絃」(如Scriabin 的Prometheus和絃,結構由下至上為:do、升fa、降si、mi、la、re)。但也不是亂寫的,而是有自己的完善系統。
和絃離不開數學和邏輯!音樂可視為應用數學。伍盛中指出,很多人說數學屬於理性,音樂屬於感性。他非常反對這種講法!因為音樂的基礎是理性,而數學在某些範圍更是超越了理性!。
談起數學,伍盛中更進一步指出,在數學上範疇裡,有些數學問題是人類解決不到的。這並非指外星人或其他古怪問題,而是人類理性本身有其極限。這是康得(註①)所稱的「自在之物」(註②)。「純數學範疇當中有些問題,即便是擁有超強的智慧,都解決不了,存在著對,但是無法用邏輯證明的命題!所以,數學到達終極,都是信心問題, 例如數學裡集合論(Set Theory)的選擇公理(Axiom of Choice)。」
數學去到最後,是屬於神秘領域。音樂也是一樣。因為音樂的結構是以數學為基礎,但這些「數字」卻能給人感覺。「如果音樂沒有理性部份,會變成什麼呢?」他很反對把音樂定性為感性,「音樂有感性的部份,但她的基礎絕對是理性。」雖然音樂帶來「感覺」,但是這些表面、基礎的感覺是(例如聽覺所接收到的是大調和絃,還是小調和絃)屬於「客觀感覺」。伍盛中認為:如果有人說音樂與數學是南轅北轍,或者是不怎相關的兩個科目,那人則是既不認識音樂、也不認識數學。因為兩者都是純精神的創造,而到最後,兩者都結束在神秘的「自在之物」的世界。
教育理念
因為伍盛中的自學背景,他有特別的教學理念。
「我希望學生是從內在把握音樂。所謂內在,有兩個層面:一是指內在的邏輯原理,例如音樂結構。另外是只聲音裡面的內容。」他所欣賞的「俄羅斯學派」,主張音樂要有內容,而且內容重於一切 。當音樂家演奏時,與聽眾一同去經歷音樂,體會作曲家的心路歷程,不是只彈了音、發了聲便算。因為每位音樂家及作曲家都是有所經歷,否則寫不出偉大的音樂作品來。
伍盛中以巴哈及貝多芬為例 : 「例如巴哈的音樂充滿宗教內容;而貝多芬的音樂則寫著他與命運搏鬥的經歷,這些都是他們作品裡獨特的內容。這些思想內容及作曲家心靈所經歷過的,聽眾都需要去感受。所以,音樂是神秘,已經超越了物理世界,是一種純精神的層次。
伍盛中反對學生把著眼點單單放在技巧上(指狹義的技巧,彈奏的機械、運動部分),反對使學生成為樂譜奴隸的所謂「苦練」,這些令他們變得盲目和麻木。他認為針對這些毛病的解決方法,就是先明白音樂的邏輯、結構和內容,尤其先要弄清結構。「很多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彈什麼,只是彈出外表,而沒有進入樂曲的靈魂。應先把握音樂作品的邏輯、結構、寫作原理,進而瞭解作品的背景、內容,練習時就不會太辛苦。」
因此,伍盛中強調音樂演奏家不是純粹的技巧表演,而是要明白作曲家的心意,不要只是呈現一個空洞無物的聲響效果集合。所以,音樂家也要學習東西方文化、歷史,比較兩者不同。這是最基本的修養。又例如蕭邦,他很多音樂相對地都較為含蓄,情感表現不會太外露,著重細膩的詩意表達,有時更像蜻蜓點水,所以比較難感受。但這只是他音樂的「外表」,內在是強烈的民族與革命熱情。「當你明白波蘭歷史,對蕭邦的音樂又有新體會。他的音樂不是那麼簡單,只有一堆音符,聲音裡面是藏著波蘭民族的光輝、榮耀、苦難、掙扎及其悲壯的歷史。」
小結
原來音樂、數學及神秘世界,三者有一種微妙的關係。透過伍盛中的介紹後,大家對這三者,必定有新的想法。
雖然,這種關係好像很「哲學」、很「抽象」,並非容易明白。但其實我們每次聽音樂時,不論是哪種類型的音樂,都在體會數學的奧秘。
以下是伍盛中推介的音樂影片:
俄羅斯鋼琴家Alexei Naesdkin是伍盛中在莫斯科音樂學院的老師,伍盛中最後三年半的學習是在Alexei Naesdkin門下。伍盛中離開俄羅斯那年(2009年12月)老師中風病倒,五年後離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vkZFgxRkI&t=14s
Alexander Scriabin是伍盛中最喜愛的俄羅斯作曲家。
香港電台網站: 第四台 Scriabin Unveiled 揭開史嘉爾亞賓的神秘面紗
http://www.rthk.hk/radio/radio4/programme/scriabin_unveiled?lang=zh-hant
這是伍盛中2015年為香港電台第四台做介紹作曲家Scriabin的專輯:
伍盛中在YouTube上的個人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fOhwqheJ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gGTgvdwpg
註①
康德 (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國哲學家。
註②
自在之物(Ding-an-sich,Thing-in-itself),又稱為「物自身」,指在現象界之外的東西,不在並超越理性認知的範圍,故為不可知。
(完)
文﹕特約記者 黃增健
相片提供﹕伍盛中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