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鄭靖楠建築設計師童昭安:主教山配水庫的百年迴響與想像

掘土機的聲音,伴隨著泥土碎裂下墮,一道陽光照進乾涸百年的土地,映出一扇扇拱門。2020 年臨近尾聲的數天(12 月 28 日),一個被埋在地底過百年的配水庫,得見天日。


隨著議員及網絡紅人在網上宣傳,不同網媒及電視台記者也奉召到場,消息一出令更多市民前往位於深水涉主教山的配水庫探個究竟,這個平日只供附近居民閒暇耍樂的小山丘,忽爾熱鬧起來了。


建築影像與音樂的 UNISON


主教山的名字甚具靈氣,網民連續數星期不約而同於網絡上分享有關配水庫的資訊及歷史。這樣的力量觸動了《Music and Story》是次訪問的兩位主角,建築設計師童昭安以及年輕當代作曲家鄭靖楠。二人素未謀面,只透過網絡交流,促成此次主教山配水庫立體結構影片的音樂企劃。


曾於倫敦修讀建築系的童昭安,在學時期曾對一個跟主教山配水庫差不多時期建造的項目進行研究,直至配水庫事件沸沸揚揚,他看見網上刊登了一幅配水庫的平面圖,便萌生為配水庫繪製一個立體結構短片的構想。他見網上各人都各盡其力的分享相關資訊,也想利用自己的專長出一分力,迅速地製作了主教山配水庫立體虛擬模型。後來當局封鎖了配水庫,不准進入,虛擬模型便令更多大眾得見配水庫內裏情況。


影片迅速被媒體採用,一向著意在作品融攝保育議題的作曲家鄭靖楠從《立場新聞》看到此影片後,忽發奇想,希望將音樂元素加進影片之中,於是便毛遂自薦,與童昭安聯絡上,二人一拍即合,促成此音樂企劃。


憑想像讓古蹟自行產生迴響


先有影像而後加上音樂,鄭靖楠坦言比由零開始容易。他細看童昭安的模型,除了重塑了配水庫的外貌,還在地上加了一層水。畫面中還有一道陽光透入,水面泛有微光。鄭靖楠表示這種意象啟發了他的音樂創作。他於網上跟童昭安傾談,二人不約而同認為應該由建築物自行說話(Let the architecture voice for itself),幻想聲音如何在迴廊中遊走,繼而產生迴響,因此他們不選擇採用華麗的旋律元素。於是鄭靖楠便將他過往創作一些作品的演奏錄音(Performance Recording),分析其波形(Wave Form)、頻譜(Frequency spectrum),透過他對配水庫內光與水聲音結合的想像,利用不同的混音工具如等化器(Equalizer)及壓縮處理器(Compressor)將錄音加工製作電子音樂,模仿配水庫本身因著光與水及多重的迴廊產生的共鳴聲。


童昭安聽到鄭靖楠首次剪接的音樂版本,驚為天人,就像真的聽到陽光照下來般,十分神奇。


延伸欣賞:主教山配水庫短片的音樂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icSdgNQQs


很多人為工程期間,配水庫的頂部被鑿開一個洞而感到痛心,但童昭安認為大家無需介懷,因為配水庫本來就必須密封,以求水源衛生;但現在已失去功能的配水庫,打開了一個洞,讓陽光照進遺蹟,反而使空間更加立體,有生氣。


對於未來配水庫如何保育,目前政府還未有定案。身為建築設計師的童昭安,怎會沒有想過保育方案?他參考了瑞士建築師(Peter Zumthor)的設計,構想將配水庫塑造成為供水博物館,由建築物本身訴說自己的歷史。觀眾能認識及反思配水庫與自己的關係,包括其設計構造、用料以及其建築過程的由來。


而童昭安腦中的構想,是將主教山配水庫變成一座水的藝術館,突顯其原本功能。他還大膽幻想內裏分成不同範圍,注滿高低不同的水位,參觀群眾可身穿泳衣內進,感受一番。其後還可以配合不同的燈光、聲效、電子音樂等元素,讓大眾可參與其中,以音樂與水進行互動,創作音樂,聲音亦會因應不同水位,於迴廊中產生不同聲響。


但童昭安亦坦言,上述的保育構想難以在香港成真。


保育的迷思


修讀建築系的他,對保育議題會特別敏感。「近年香港有很多珍貴的人或事都捉不住,主教山配水庫比較幸運,還能獲保留,可是有更多的建築物已失去了蹤影。」


童昭安認為就算政府只在建築物上加上欄杆,已是多做了。加上現行的建築物條例,受保育的建築物根據現時的建築條例,例如需安裝灑水系統,當你一想到在主教山配水庫裏抬頭一望,盡是一排排的花灑頭,那便大煞風景了。另外,香港保育特色是將建築物外牆髹漆得煥然一新,驟眼不看根本不會知道那是歷史悠久的建築。然而外國的保育髹漆後,建築物仍然會保留歲月的痕跡。不旦牆身顯得殘舊,而一些因戰爭而遺留的彈痕也得以保留。


這邊廂有保育方案力求保持原狀,另邊廂 2019 年巴黎聖母大教堂被大火吞噬,他們保育的方法卻並非只將聖母大教堂回復原狀,而是揉合現代建築。究竟應該將建築物還原還是創新再造?這個問號留待大眾反思。


那麼音樂家對於保育又有何看法?鄭靖楠認為創作人很多時候會墮入自我滿足而令思想變得離地,所以他才希望利用聲音作為切入點,多做有關香港的議題,讓大眾透過音樂去認識自己的作品,產生共鳴,亦令都市觸覺變得敏銳。他認為很多事情,都有一個被審視的權利。「無論是物質或是非物質遺產,始終也有被淘汰的一天,這是無可避免的;但大家應該先踏前一步去了解,慢下來,才下定論。」


作為一位音樂家,他心知意識需要透過教育去改變,遂嘗試透過作品,喚起大眾關注各議題,甚至提供一個反思的機會及空間,吸引對聲音敏感的人,深入了解這些極具公共性的事件。


見證歷史


埋藏在主教山山頂的配水庫,看盡香港變遷,而它的出現本身,已是這城發展的證據。1895 年英國還沒有租借新界,食水主要透過油麻地及京士柏的井水,泵到九龍各處。當時九龍還是重工業的重地,例如大角嘴造船廠、黃埔船塢、青洲英泥廠等,加上水深港闊的維多利亞港,有很多遠洋貨輪駛到九龍倉,人口開始膨脹,食水供應短缺。租借了新界後,英國立即覓地建水塘,就是目前的九龍水塘。


英國工程師利用當時最新的技術,在不需要用電泵的情況下,憑藉水位的高低,讓水自然流入配水庫內,再經管道運輸至油麻地泵房,轉送各區。配水庫一方面在儲水,另一方面亦釋放水管壓力,因此有部份歷史文件以「減壓缸」稱之。內部石柱為大麻石所建造,而當時香港茶果嶺一帶盛產麻石,甚至外銷國外,相信配水庫的大麻石是香港產物。石柱之上為圓拱石磚,加上無鋼筋拱頂,以一百年前的技術,那是先進建築。


一般我們看見的拱門通常設在迴廊位置,而很少見用於如此偌大的空間,所以配水庫的設計在亞洲區罕見,也是香港獨特的建築。建築初曝光時,確實震撼。


截稿前得知,主教山配水庫獲古物諮詢委員會通過一級歷史建築的擬議評級,確保配水庫的結構安全後,水務署計劃於今年稍後時間,將之有限度開放予市民參觀。大家暫時可透過童昭安及鄭靖楠合作的音樂企劃短片欣賞配水庫內部,追思百多年前的香港。



Please insert QR Code:

  1. 童昭安 X 鄭靖楠:主教山配水庫音樂企劃﹕ https://www.facebook.com/chingnam.cheng/videos/10208006623800952


鳴謝|建築設計師童昭安(Mono Tung)、作曲家鄭靖楠(Hippocrates Cheng) 

訪問|都靈、瀧澤勳

撰文|都靈

攝影|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後記:保育是尋根溯源


參照不同年代保育憲章*,最理想的保育方法該為保持及回復建築物原貌,避免不必要的拆毀。若建築外貌受損,應該認真求證建築物原貎、傳統建築手法及物料才修復。當然不同年代對保育有不同解讀,或許是人民思想不同,或許是建築技術進步,或許是建築物資料的散逸,也會影響保育的方法。最重要的還是問問人們,為何要保育?The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SPAB)的創辦人 Williams Morris 表達了對保育原因的想法:「建築物是前人留下來的遺產,亦同屬於後代。我們只是暫時接管。」


*憲章包括:

1931 年雅典憲章

1945 年成立負責維護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 Sites 聯合國組織 UNESCO

1964 年威尼斯憲章

1979 年 Burra 憲章

2008 年 English Heritage 保育原則


資料來源:英國建築師 Facebook 專頁


Previous
Previous

薩克管教師的執著與率性:孫穎麟

Next
Next

「迴匠」主理人丁浩峰:千錘百煉,揼出港產手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