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 Leong @ White Noise Records:「潮流這回事,我不明白」
訪問、撰文:瀧澤勳
攝影:Theo Pang
「潮流這回事,我一向都不明白。有很多事物,都不用跟隨潮流。」主理人 Gary Leong 直白說。
創立逾十七年的 White Noise Records,一直業內別樹一格的品牌,去年遷至深水埗大南街現址,仍然主打銷售歐西另類及本地獨立音樂。店舖櫥窗偌大,很易讓人看到橫樑上的「聆音察理」四字牌匾。
推門而進,店內連環播放着另類搖滾和新古典曲目;牆上陳列了古今中外的黑膠大碟,櫃面則有整齊排好的卡式帶和 CD,盡是經營團隊之精選;隨意執起一張電影原聲大碟,包裝膠套上還附有團隊撰寫的唱片簡介。這些心思,另一家唱片店未必可尋,「因為 White Noise 是一家精選店(select shop)。」主理人 Gary Leong 如是說。
串流當道之際,黑膠熱潮重臨香港。但如今樂迷對逛唱片舖,乃至整個實體聆樂體驗的想像,都跟他成長時不盡相同:「我還只是聽歌買碟的樂迷時,唱片舖的氣氛較為親切,顧客願意討論音樂,東主也樂意推介新碟,雖然黑膠算是重返了香港市場,但心態上畢竟都改變了,今天的客人多是目標為本,買哪個音樂人,買哪張專輯,現在大家心中有數,進來發現有便買,沒有便離開,失卻了現場嘗試的心態。或許大家的消費習慣改變甚多,但正因為這裏的經營定位較為另類,每當有客人問起時,我們仍然是很樂意去分享和推介——」
「——請問這裏有賣能劇的唱碟嗎?」客人進來查詢,短暫打斷訪問。
Gary 不慌不忙地解答後,續說:「搬到地舖後,多了很多街客進來,詢問剛才這一類問題。有人問過《帝女花》,亦有人問過很多主流歌手。連番追問不果,顧客便會拋出一個質疑:『究竟你們是不是一家唱片舖?』我真的不懂回答,唯有一笑置之。」
他認為在大眾認知裏,唱片舖是一站式的便利店,一應俱全。所以當他們走入一家精選店,店舖本身的經營理念及音樂選擇,無可避免會與這種認知相左,形成顧客心中的落差。「但一個聽過我們品牌的人,理應了解這家唱片舖售賣甚麼貨品,主打甚麼風格,而非漫無目的般查詢,但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乍見人們對「唱片舖」三字的定義和理解不同,Gary 有他的無奈。
而當黑膠文化在近十年回勇,這位主理人的無奈,轉化成更大的懷疑:「在香港狹少的居住空間,黑膠復興是一件弔詭的事,而且整套文化,依然只停留在循環往返的潮流階段。」
「我們在 2004 年開業,時維 CD 年代,我記得當時有人質疑:『現在還有人聽黑膠嗎?』時至今天,很諷刺地,我又聽到一些聲音說:『聽 CD?落伍啦;聽黑膠吧,有型很多。』當大家都高舉黑膠的音質上佳,是不是每個擁有黑膠唱片的樂迷,家中都配備呈現高音質的揚聲設備?究竟我們是因為甚麼而忙不迭地成為黑膠愛好者?抑或推崇黑膠,由此至終都只是個人云亦云的話題?而這個情況,其實不止在香港發生,外地也是。」
潮流這回事,我一向都不明白。有很多事物,都不用跟隨潮流。與其愛一樣『流行』的事物,倒不如堅持一樣寸心自知的愛好,好好持守。我本來就偏愛黑膠,假若有一天香港再度不流行黑膠,我們一樣會繼續入貨。即使小店地方有限,我也會盡做小店責任。
保持對現狀抱有懷疑和詰問,聆音之後,才能察理。
場地:White Noise Records